电容器可以提高交流设备的功率因数。
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两金属板之间有绝缘介质,用来储存电能的设备即为电容器。其单位为法拉(法),符号F。
电容器利用二个导体之间的电场来储存能量,二导体所带的电荷大小相等,但符号相反。
用通俗的解释就是在并联电容之前,电感单独于电源进行能量交换,它所消耗的无功功率全部由电源供给。并联电容后,电感与电容也进行着能量交换,或者说电容“产生”的无功功率部分的补偿了电感所“消耗”的无功功率。从而减少了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这样就提高了功率因数。
首先厂房满负荷的情况下,看一下电流,算出总功率,然后根据总功×30%,就是电容补偿的千乏,如果感抗比较多,可适当放大一点。
答:功率因数设备利用率指的是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它主要是由回路中电气元件产生(电阻、电感、电容等),属于电气范畴。电机效率指的是能量转换效率(输出机械功率/输入有功功率)。主要是机械传动过程中造成的损失,属于机械范畴。
在进行照明电气设计时,一般照明光源的功率因数取0.65(这也是照明系统采用混合光源的典型功率因素)。灯具和光源器件是两回事,光源器件包括常见的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钠灯、lED灯等发光体,灯具就是你所说的那些等等,灯具可以配各种光源器件。当然,各种光源的功率因数是不同的,所以各种灯具的功率因数取决于所配套的光源器件的功率因素。比如日光灯的功率因数0.3~0.4,节能灯0.6~0.92。对于LED灯来说,通常采用恒压型电源功率因素低,而采用恒流电源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是很普遍的。
70平方铝芯电线可负荷6.5千瓦,允许最大电流(载流量)I为115A。根据三相电功率计算公式 P=I×U×1.732×cosΦ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0.85);I-载流量(A);查下表得到:70平方铝芯线的最大安全载流量I为115A;带入数据I=115A,U=380V ,cosΦ=0.85;计算得,70平方铝芯可承受最大负荷P=115×380×1.732×0.85=6.5KW。扩展资料:铝线的电损计算:二相电:电损=负荷KW(线长/线径)*电流的平方*3。三相电:电损=负荷KW(线长/线径)*电流的平方*3。比如2.5平方铝线,功率因数为0.9时,每千米电流1A时,电压损失为5.8%;4平方3.62;6平方2.43; 25平方0.612;35平方0.453;50平方0.37等等,电线越粗电损越小。
功率因数cosφ计算公式:cosφ=P/S=P/(P2+Q2)1/2。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在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Φ)的余弦叫做功率因数,用符号cosΦ表示,在数值上,功率因数是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一般为0.8,对于感性器件,功率因数总是小于一,这是因为感应器件自身的无功功率。那我们能不能加个补偿装置提高它的功率因数呢?理论上能,实际中也有很多地方用,但是,发电机上几乎没有人用。为什么呢?因为发电机上如果用了功率补偿装置,会导致发电机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畸变,可能会对所带负载中的敏感电子电路造成伤害。发电机本身就是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能的,它的工作必须有磁场作用,这部分用来生产磁场的功率就是无功功率,好比你要用水泵抽水浇花,首先要把管子里灌满水,水才能流出去,而只要我们不停止抽水,管子里始终是有一管子水的,这部分水对于我们浇花这件事来说毫无意义,但是他确实是纯在的,而且起到了让水流出来的作用。管子里这部分水就像是无功功率。这时候你想要让管子细一点或者短一点让无功功率小一点,试想这样一来虽然你仍能抽水,但是会让水流变小,距离变短,达不到我们的目的。
我的理解比较土味儿,术语不太准确的地方,望各位大神轻拍!
1、内功率因数角与电机参数及负载有关。内功率因数角,即励磁电势E0与电枢电流之间的时间相位角,记为Ψ。
2、功率因数角是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初相角的差值。对发电机而言,存在两个功率因数角:内功率因数角y和外功率因数角j。
3、发电机端电压和空载电势之间的夹角,或发电机转子轴线和同步转速转动时参考轴线之间的夹角。
那都是有无功损耗的,你要为此多付电费,功率因素低于一定值还要支付相应的罚款。
功率因数的定义:就是一个电气设备吸取(消耗)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用cosφ表示。
这个φ称为功率因数角,也就是电压和电流的夹角。对于感性负载,电流滞后于电压,功率因数角φ为负值,得出-cosφ,称为功率因数滞后。对于容性负载,电流超前于电压,功率因数角φ为正值,得出cosφ,称为功率因数超前。
由于大部分负载都是感性的,所以电网的等值负载呈现感性。这就是说负载需要吸取感性无功功率。
在这里有人会问电容器的无功功率是超前的,为什么发电机却说功率因数是滞后?本人也曾经一时不解,后来仔细推敲,把发电机的功率因数说成滞后,完全是因为一种习惯。因为站在外面看和从发电机里面往外看,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是这不影响发电机功率因数的定义:功率因数cosφ等于发出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至于什么是视在功率,就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三相电路再乘以根号3。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