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结论:比较鱼竿的好坏,单独说产地,或者单独说品牌,都是耍流氓。
国内生产鱼竿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四个地区:山东、河北、浙江、广东。其中山东威海依靠区域优势(靠近日韩)和龙头企业(环球、光威)带动,很快成为了中国鱼竿的代名词,高、中、低端几乎全覆盖。
浙江以中国台湾技术为开端发展出了不少的企业,同时背靠宁波北仑港也让他们的鱼轮产品优势明显(轴承和铸造件加工能力),远销国内外很多地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迪佳和海伯,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知名企业:开沃、水上貂、剑冈等。不过由于人工成本较高,以及面对的市场大多以长三角为主,所以整体上浙江的渔具品牌都是走高端路线的。
广东也是早期以台湾技术和给日本代工为主,自主品牌倒是比较少,曾经很有名的代工厂东莞乔治也销声匿迹了,现在还比较有名气的是:台湾五福。两广一带由于地域的独特性,外来的和尚一直很难念经,当地制造的罗非鱼竿是威海厂商都很难撼动的存在(不是制造水平,是对于调性的理解问题)。
最后是河北鱼竿,作为中国鱼竿“性价比”和“假货”的代表,当年以超低价迅速敲开了市场的大门,7元/根的批发价直接让无数渔具店老板改换门庭。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的兴起,一句“老铁送福利了”又给河北鱼竿注入了无限生机,各种钓轮胎,甩钢瓶的层出不穷,甚至都上了国外网站的“热门”。
不过也有赚到第一桶金的河北厂商认识到这样的“快钱”是不可持续的,牺牲质量,低价搏杀永远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因此也有不少开始转型做口碑(当然也是性价比口碑),不过要想彻底扭转“河北鱼竿粗制滥造”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单独比较河北竿和威海竿是不合理的,前者有质量和性价比同时存在的产品,后者也有骗人的假货。理性认识,合理选择,才是买鱼竿的正确方案。
众所周知,河北沧州、山东威海,是国内生产鱼竿比较有名的地方。今天墨海跟大家叭一叭这两个地方的鱼竿。
如果从地域标签来讲,威海的鱼竿产业,起步要比沧州早,发展的比沧州成熟,大厂和品牌多一些。为啥呢?话说有这样一个故事,——话说80年代,一位陈姓村民接管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乡镇小作坊,几经调研,将这个乡镇企业的业务转为生产渔具。陈姓企业家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到日韩学习,回来后自主研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将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打造成世界有名的渔具生产企业,从此“光耀五洲、威名四海”的光威渔具成了钓鱼圈家喻户晓的鱼竿品牌。
90年代,鱼竿材料大多从玻璃钢,开始往碳纤维竿转变。碳纤维这玩意儿,不仅能做鱼竿,还能用于军工方面。当时国内没有,靠进口。你说你去国外买碳布做鱼竿,别人那也是将信将疑啊,各种审核各种猜疑各种刁难。光威陈总不想在碳布方面受制于进口,于是加大科研投入,在2002年成立威海拓展碳纤维公司,主要研发国产碳布。同时让人骄傲和感动的是,陈总研发的碳布,为祖国空军装备的发展,有这很大贡献。
当然,光威渔具只是威海众多鱼竿厂的一个龙头代表。这能说明,威海鱼竿产业,发展的早、敢于创新研发、产业比较成熟。
初识沧州竿,是随着“老铁、双击666”的吆喝,用鱼竿从水里拉起煤气罐的视频。由于价格便宜,我也曾入手过一支。那竿有这样几个特点:涂装一般、手感较重、竿心灌水、但是很耐造、在不图手感的情况下,一两斤的鱼可以直接飞。最重要一点,就是便宜。
沧州竿大部分给人感觉就是便宜、重、粗糙。算是在国内渔具行业霸占了中低端市场,对于偶尔钓点鱼加个餐的老大爷来讲,平时习惯节俭,9.9包邮的竿,他就觉得很香。到现在沧州很多做鱼竿的老板,都明显认识到,品牌、质量的重要性。光靠低价和粗货,利润低,回头客少。所以他们现在也逐步在往高品质产品方向转型。
话说回来,论鱼竿好坏,不能单一按地域打标签。威海大大小小三千多家鱼竿厂,有光威、环球这种大企业,也有以贴牌加工为生的家庭作坊。沧州众多鱼竿厂,不仅仅是有拉煤气罐拉轮胎的粗糙竿,也有孜孜不倦追求品质的良心企业。而买鱼竿,主要还是要看消费者的选择,有的人追求手感、有的人追求外观、有的人追求价廉。所谓萝卜白菜,各人所爱。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