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 果 液 晶拼音ping guo ye jing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第一声
旖旎(读音:yǐ nǐ)
基本释义
柔和美丽。旎(nǐ)。
详细释义
1.旌旗从风飘扬貌。引申为宛转柔顺貌。
《文选·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旖旎,从风柔弱貌。” 唐 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清 孙枝蔚 《清明日泛 舟城 北》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
2.温存柔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箇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餘。” 凌景埏 校注:“旖旎,温柔。”《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京娘 ﹞心生一计,于路只推腹痛难忍,几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旖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闺房之乐,亦旖旎亦豪爽,逈与 京兆 画眉异趣。”
3.多盛美好貌。
《楚辞·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王逸 注:“旖旎,盛貌。” 汉 刘向 《九叹·惜贤》:“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因乃喜 海北 香……时时择其高胜,爇一炷,其香味浅短,乃更作,花气百和旖旎。” 清 赵翼 《酬钱璵沙》诗:“老树着花逾旖旎,晓星如月渐稀疏。” 陈毅 《广州花市》诗:“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造句:
1. 湖水凝蓝,春花红火,好一派旖旎风光。亦作“风光旖旎”。
2. 海南岛一年四季风光旖旎,景色如画。
对拼音:
[duì]
释义
1.答,答话,回答:~答如流。无言以~。
2.朝着:~酒当歌。
3.处于相反方向的:~面。
4.跟,和:~他商量一下。
5.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称(chèn)。~峙。
6.说明事物的关系:~于。~这事有意见。
7.看待,应付:~待。
8.照着样检查:核~。校(jiào)~。
9.投合,适合,使相合:~应(yìng)。~劲。
10.正确,正常,表肯定的答语:神色不~。
11.双,成双的:配~。~偶。~仗(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做成对偶的语句)。
12.平分,一半:~开。
13.搀和(多指液体):~水。
14.量词,双:一~鹦鹉。
组词
对话 相对 对子 对方 对于 对比 对答 面对 对齐 对白 对虾 对手 对面 针对
反义词
错
“对”为谜底的谜语
1.又是个十分(打一字)
2.双过半(打一字)
clock [klɒk]n. 速度计; 里程计#时钟v. 为...计时; 记录; 测时间; 打; 打卡
你好:
拼音m的读音是:
(谐音读音)门(第1声)
们(第1声)也可以。
(音不是很准)
tiān xià liáng cāng lín
天下
拼音
tiān xià
释义
1.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2.人世间、社会上。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5.自然界、天地间。
粮仓
liángcāng
类型
储藏粮食的专用建筑物
林的解释
[lín ]
1.长在一片土地上的许多树木或竹子:树~。森~。~海。~薮(a.山林小泽;b.喻丛集的处所)。
2.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书~。艺~。碑~。儒~。
3.姓。
酵的拼音是:jiào【中文名称】:酵【拼音】:jiào【笔画】:14【部首】:酉【笔顺编号】:12535111213521【五笔】:sgfb【字体结构】:左右结构【释义】:有机物由于某些菌或酶而分解称“发酵”。能使有机物发酵的真菌称“酵母菌”。亦称“酵母”、“酿母”。
1、拼 音 :【xiàn】
2、部 首 :艹
3、释义:
(1)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叶椭圆形,开绿白色或黄绿色小花,茎和叶可食
(2)苋属植物的泛称;斋前自种白苋紫茄。——《南史》
4、组词:
(1)猪苋[zhū xiàn] :野苋菜
(2)苋陆[xiàn lù] :即商陆; 多年生草本,春初发苗,叶卵形而大
(3)马苋[mǎ xiàn] :即马齿苋
(4)野苋[yě xiàn] :即细苋;野生的苋菜,人可食,多作饲料,又名猪苋
(5)苋菹[xiàn zū] :苋菜
(6)藜苋[lí xiàn] :藜和苋,泛指贫者所食之粗劣菜蔬
(7)马齿苋[mǎ chǐ xiàn] :可当蔬菜和凉拌菜食用,在某些地区是一种讨厌的野草,遍生于东西
两半球,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有倒卵形多汁液的肥叶
(8)鼠齿苋shǔ chǐ xiàn] :指小叶的马齿苋
(9)姜苋方[jiāng xiàn fāng] :名称:姜苋方 组成:马齿苋2两,生姜2两
快玩字可以用数字或拼音写出来。
快(5824)玩(926)字(94)
快(kuài)玩(wán)字(zì)
短尾巴拼音: duǎn wěi ba读音的时候:普通话中,上声(第三声)只有在单念或在词、句的末尾时才读原调;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短尾”是两个上声相连的情况,变调方法是:将前一个上声变为阳平(第二声)区别于 yǐ ba 这是口语,也就是地方口语,非正式场合日常使用,不作为标准普通话。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