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在世界田联(World Athletics,前身为国际田联 IAAF)的规则之下。
跳高横杆的长度为4米(4.00米±0.02米)。从重量上来看,跳高横杆最大重量为2千克。横杆应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除两端外,横杆的横截面呈圆形。
一般学校比赛,根据场地的面积来看,最常用的都是3米或者3.5米的。
是丈量横杆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跳高横杆是架在两侧的跳高架上,由于重力的原因跳高的横杆不可能保持完整的水平,会有一点微小的弯曲。而弯曲度最大的部分则在横杆的中间位置,所以跳高的技术根据这一特定的理论都是选择在横杆中间部分越过横杆。因为横杆中间的两侧均已超过标准的高度。
1、横杆:可由木材、金属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横截面为圆形,长度为3.98〜4.02米,最大重量不超过2公斤。横杆的直径至少为2.5厘米,但不超过3厘米。必须有一个长度为15〜20厘米、两端宽度为2.5〜3厘米的平面放置。横杆两端的平面必须光滑,不得包裹橡胶或其他能增加摩擦力的材料。2、立柱:制作立柱的材料不限,但必须坚固,按规定标准制作。可以使用任何形式或种类的立柱,但立柱应具有牢固的高度可调的横杆支架。
3、跳高架:立柱的高度至少要超过横杆的最大高度10厘米,两根立柱之间的距离为4〜4.04米。撑杆跳立柱和跳高立柱不一样。运动的距离称之为架距,货架到落地区的最大运动距离为80 cm,后者的最大运动距离不超过40 cm,运动员可以自行选择距离。4、横杆托:应为长方形平面,长6厘米,宽4厘米,距离立柱1厘米。横杆不得用橡胶或其他能增加摩擦的材料包裹,也不得使用任何种类的弹簧。5、插斗:撑竿跳高插斗为不锈钢材质,表面喷漆或电镀,颜色为白色,尺寸为长1050mm宽510mm高200mm,适用于撑竿跳高场馆。
跳高比赛没有不准从横杆下钻出的规定,但是如果运动员起跳后,横杆落下就视为跳高挑战失败,如果运动员用手去把即将掉落的横杆放回,将被视为违规。所以,跳过横杆后,再从横杆下钻出,是比较犯忌讳的行为,但并不是明文规定的犯规行为。 下面是跳高比赛的犯规条例:
1、使用双脚起跳;
2、由于运动员的试跳动作致使横杆未能停留在横杆托上;
3、在越过横杆之前,身体触及立柱前沿垂直面以外的地面或落地区,但如果裁判员认为运动员并没有受益,则不应由此而判该次试跳失败;
4、无故延误时限;
5、当裁判员通知运动员试跳开始后,运动员才决定免跳,当时限已过时,应判该次试跳失败;
6、试跳时,运动员有意用手或手指把即将从横杆托上掉下的横杆放回;
7、无故错过该次试跳顺序。
体育跨越式跳高横杆器材叫做跳杆。
田径运动会,中的跳高比赛中,运动员每跳过一次高度,裁判员就会再升高最少是两公分,一般都是五公分,或者是和运动员商量一下,升多少高度。
升高以后都是要从横杆的中间位置,外岩测量准确。一般都是用木头制作的横杆,或者是铝合金制作的,非常直,轻便。所以跳高是测量横杆的上沿。
按照国家标准,撑杆跳横杆的长度为4.5米(4.50米±0.02米),撑杆跳横杆的最大重量为2.25千克。
目前, 全国各大体育专业学校使 用的跳高横杆一般都有两种 : 一种是标准横杆, 其特点是标准性、 美观性好, 另一种是替代 器材 - 普通竹竿, 其特点是价格便宜。 但这两种器材均存在自身的缺点 : 标准横杆由于其硬 度高、 柔韧性差, 在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且在其具有较大弯折后不易恢复原形, 另 外其材料一般为玻璃纤维, 价格较高, 不适于一般场合使用, 普通竹竿由于生物性自身的特征, 其长度和粗细均达不到标准跳高横杆的要求, 而且易折断, 重复使用率较低。
问题: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比喻句仿写?
回答如下:
跳高运动员越过了横杆,就像一只飞燕。
(把跳高运动员越过了横杆,比喻一只飞燕。)
阐述:
在这个比喻句中,把跳高运动员越过了横杆,比喻一只飞燕,表达了跳高运动员的空中姿态,非常的美,跳的很高,很轻松,如同燕子一样,空中姿态很美。
大横杆
大横杆就是纵向水平杆。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连墙件及剪刀支撑杆件组成并用扣件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体系。对双排脚手架而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可以看成是由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杆组成的横向两跨,纵向多跨的多层框架钢结构,在建筑工地将纵向水平杆俗称为大横杆。
小横杆
小横杆是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部分之一。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由大横杆、小横杆、立杆、连墙件及剪刀支撑杆件组成并用扣件节点连接起来的空间结构体系。
外脚手架的大横杆、小横杆和立杆是传递荷载的主要构件,扣件是组成架子整体的联结件和传力件。
跳高比赛丈量高度时,应由地面垂直丈量至横杆的中间部位的最低点。
跳高和撑竿跳高的成绩就是运动员所跳的高度。那么这种高度应怎样来丈量呢?《田径竞赛规则》里面就有这些规定。裁判员用以厘米为刻度的精制木尺来丈量运动员所跳的高度。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