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的装备器材是攀岩运动的一部分,是攀岩者的安全保证,尤其在自然岩壁的攀登中。因此,平时要爱护装备并妥善保管。攀岩装备分为个人装备和攀登装备。
个人装备指的是安全带、下降器、安全铁锁、绳套、安全头盔、攀岩鞋、镁粉和粉袋等。
安全带:
攀岩用安全带与登山安全带有所不同,属于专用,并不适合登山,但登山用安全带可权作攀岩时使用。我国大部分攀岩者多使用登山安全带,这是因为国内没有安全带生产厂家,而攀岩爱好者又常是登山人,于是两种安全带也就混用了。
下降器:
8字环下降器是最普遍使用的下降器。
安全铁锁和绳套:
是攀登过程中休息或进行其他操作时自我保护之用。
安全头盔:
一块小小的石块落下来,砸在头上就可能造成极大的生命危险,因此,头盔是攀岩的必备装备。
攀岩鞋:
是一种摩擦力很大的专用鞋,穿起来可以节省很多体力。
镁粉和粉袋:
手出汗时,抹一点粉袋中装着的镁粉,立刻就不会滑手了。
攀登装备指绳子、铁锁、绳套、岩石锥、岩石锤、岩石楔(CHOCK),有时还要准备悬挂式帐篷。
绳子:
攀岩一般使用φ9-11mm的主绳,最好是11mm的主绳。
铁锁和绳套:
连接保护点,下方保护攀登法必备的器械。
岩石锥:
固定于岩壁上的各种锥状、钉状、板状金属材料做成的保护器械,可根据裂缝的不同而使用不同形状的岩石锥。
岩石锤:
钉岩石锤时使用的工具。
岩石楔:
与岩石锥的作用相同,但可以随时放取的固定保护工具。
悬挂式帐篷:
当准备在岩壁上过夜时使用的夜间休息帐篷,须通过固定点用绳子固定保护起来悬挂于岩壁。
其他装备包括背包、睡具、炊具、炉具、小刀、打火机等用具,视活动规模、时间长短和个人需要携带。
攀岩保护相关的知识
一·器械保护:
攀登者是在保护人通过登山绳给予的保护下进行攀登的。登山绳的一端通过铁锁或直接与攀登者腰间的安全带连接,另一端穿过保护者身上与其腰间安全带相连的铁锁和下降器,中间则穿过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安全支点上的铁锁。保护者在攀登者上升时不断给绳(或收绳),在攀登者失手时,拉紧绳索制止坠落。发生突然坠落时,冲击力是很大的,直接手握绳索很难拉住,冲击力主要是通过绳索与铁锁及下降器的磨擦力而抵消的。由于在保护支点上有很大的磨擦力,所以体重较轻的人是可以保护体重较重的人的。保护的形式一般按保护支点的相对位置分为以下两种:
上方保护:
保护支点在攀登者上方的保护形式。在攀登者上升过程中,保护人不断收绳,使攀登人胸前不留有余绳,但也不要拉得过紧,以免影响攀登者行动,这点在登大仰角时尤应注意。上方保护对攀登者没有特殊要求,发生坠落时冲击力较小,较为安全。进行下方保护时,使用的器材一般有安全带、铁锁和下降器。保护人收绳时,应注意随时要有一支手握住下降器后面的绳索(或把下降器两头的绳索抓在一起),只抓住下降器前面的绳子是难于制止坠落的。通常是用于速度攀岩。
下方保护:
保护支点位于攀登人下方的保护方式。没有上方预设的保护点,只是在攀登者上升过程中,不断把保护绳挂入途中安全支点上的铁锁中。这是领先攀登人唯一可行的保护方法,实用性较大,而且是国际比赛中规定的保护方法。但这种保护方法要求攀登者自己挂保护,而且发生坠落时,坠落距离大,冲击力强,因此一般由技术熟练者使用。 通常用于难度攀岩。
二·徒手保护:
徒手保护通常用于抱石比赛及训练中,由于高度原因器械难以发挥作用,这是便要求有专人为攀岩者做徒手保护。
1.双手分举式保护法 :
适用于大角度、中等高度的抱石路线;
目标瞄准于攀爬者腋窝下方的位置,保护时手指伸开,双手尽可能地靠近攀爬者的背部;
当攀爬者脱落时用两手同时托住其背部上半段的两侧,顺势将其放下,保证他以正直姿势落地。
2.平托式保护法
适用于比较低矮的大角度路线;
保护者以站姿或蹲姿呆在攀爬者的一侧,双臂微微弯曲,平伸在攀爬者的上背部下方约10厘米处,随时准备用肘弯提供脱落时的支托。
当攀爬者脱落时用两手同时托住其背部上半段的两侧,顺势将其放为平躺状。
3.臀部托举式保护法
适用于比较高、角度比较小的路线上;
在这种路线上,抱石者很可能以脚朝下的姿势脱落,但由于脱落距离高,其落地的速度必然很快。
保护者应高举双手,以加长对脱落者减速的距离,并随着攀爬者的臀部移动;
一旦出现坠落,托住臀部,引导脱落方向,让他落在安全的地方。(右图)
注意事项 :
保护者(们)站位要合适 :
应位于攀爬者重心垂线的后方约30-40厘米处,太远会
手臂过直而无法给脱落者足够的缓冲力度,太近则会把脱落者推向岩壁,甚至形成脱落者大头朝下翻转的局面。
当脱落距离很长时,需要几个保护者才能给脱落者足够的缓冲,此时保护者们应以圆形围住攀爬者的中心垂线。
同时在选择站位时亦要考虑到攀爬者重心的横向移动速度,当攀爬者在大角度的路线上做一个窜跃动作时脱落,其落点往往要比静态脱落时靠外,程度由速度决定;此时保护者应预先估计攀爬者的动作,或主动与攀爬者交流,以确保站位的准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