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凯根看来,与大多数行为特征相比,儿童生命的最初 2 年里所表现出的行为抑制的极端程度将在整个幼年时期一直呈示着显著的程度。凯根吸收了巴甫洛夫关于条件反射中兴奋性和抑制性这一对术语,将其使用在个体对于环境或是情境的反应表现。他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发现,当人面对一个不熟悉的或出乎意料的人、物体、感觉或情境时,行为反应与巴甫洛夫所说的抑制行为很相似。因此,,凯根以此作为突破口,采用“行为抑制”(behavior inhibition)这个词来描述个体气质的两极性,展开了他对儿童气质的研究。
80年代凯根根据实验将儿童的气质分为抑制型和行为非抑制型两类。在面临陌生情境的最初很短时间内(大约10—15分钟),儿童所表现出的敏感、退缩、胆怯的行为,就是抑制行为。如果在其他类似情况下也稳定地表现出这些行为,该类儿童就是行为抑制型儿童。相反,如果儿童在这个时间内表现出不怕生、善于交际、主动接近情境的行为,就是非抑制行为,而在类似情况下稳定地表现这些行为的儿童即行为非抑型儿童。
凯根还解释抑止行为机制的形成问题。他认为,儿童在一些陌生或是不熟悉的情境中,首先的反映是产生警觉,然后会自动地深度着理解周围的一切。但是如果理解失败后,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会有不同的反映。一部分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物,而一些儿童则坚持自己的同化理解行为,其情感状态会受到一种不能确定感的影响,导致了抑制行为的产生。
他还提出,不是所有抑制型的儿童长大后都注定要成为一个害羞的人。因为虽然人格中有生物基础,但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定作用。“人格既不是生物性决定的固定气质,也不完全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凯根,1991)。如果抑制型儿童的父母能够敏感地观察到儿童对陌生情境的不适应表现,可以试着教会儿童对待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对儿童克服气质中的羞怯会有很大的帮助。凯根的这一观点在现代的幼教领域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项对成年人的研究显示,许多企业领导人、社会工作者和演艺界士都曾经克服过自己的羞涩,最终过上了一种交际广泛的生活(Zimbardo,1977)。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