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自己往往是在自己理性的时候,而不想控制自己往往是在感性的时候。所以用理性的目标似乎不能解决感性的问题。 我想每个人都有这样感觉,没有人能够完全避免,所以只能改善。 首先不要有压迫自己的感觉,试着在生活中找一些自己做起来感觉舒服的事,比如你所说的放纵,偶尔的放纵,然后再为自己制订一些小计划,难度不要太高,但一定要完成,完成不了,再找找原因,找一本心理历程的笔记本记起来,在迷茫的时候看看会帮助你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就拿减肥来说,一般胖子总是食欲旺盛。在大多数情况下还能控制自己,然而人总有情绪不好的时候,这时如果觉得自己心情已经不好了,还要限制这限制那,感觉更不爽,于是就敞开肚皮大吃一顿。这样减肥计划又中断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未必就可以做得好。所以在感性的时候如何让自己意识到后果,并引导自己去理性地思考,这应该是解决自控能力差的一个方法。 如果经常性的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忌讳找找心理医生,或找亲密的朋友聊聊,加强体育锻炼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自控能力。 如果你喜欢用理性(意识),可以进行意志力训练。如果你喜欢用感性(潜意识),可以使用NAC,催眠等。 我补充自己的一些有效的方法是: 1、把困惑和感受写下来,写东西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自己思考的过程,可以帮助自己走出片面的情绪走向理性的对待问题;和朋友倾诉也有类似的效果,因为也要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有时心情不好,自责反而会加重不好的感觉,干脆就告诉自己人总是有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体会这时的感觉吧,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什么都不想和做,只需放松和放纵,当前的事情暂时搁下,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如运动、唱歌、翻书等等。但是具体时间还是要给自己一个限定。给自己的放纵保留一个底线。 3、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提醒自己要爱自己,要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无论在任何环境都应该去寻找快乐。这样即使现在是痛苦的,然而是走在通向快乐的路上。 自控能力是人的一种自觉的能动力量,主要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控制主体自身的一种特殊的能动性。自控能力不能理解为消极的自我约束,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功能,使人自觉地进行自我调控,积极地支配自身,排除干扰,使主观恰当地协调于客观,并采取合理的行为方式去追求良好的行为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情况:一是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二是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人的情感、欲望和兴趣这些非智力因素是人的行为动机和毅力的重要因素,但这些因素又带有自发性。情感如不经过自控机制的加工处理,任性而动,任情而为,就会出现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必将偏离正确的轨道,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这说明自控能力具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能调动其他非智力因素的积极的方面,消解它们的消极的方面,使一个人按着理性的要求去行动,从而克服各种放任、散漫、无恒心、无决心的情况。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自控能力在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动力系统中,起着一种枢纽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它是这个动力系统的调节器和保险阀。自控能力,能够保证人的活动经常处于良性运行的轨道上,从而可以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实现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我们会发现一个事实,即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关系于孩子们在自控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上所存在的差异。不少孩子在稚嫩的心中不乏怀抱着雄心壮志,但如果 不着力于自控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是坚韧不拔地把自己的志愿付之脚踏实地的刻苦学习,经不起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引诱,结果,或半途而废,或望洋兴叹,久而久之,便会积淀成一种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类畸形的品格,待到长大成人,必将成为生活中的懦夫与懒汉,在人生的道路上很难有所成就。因此,我们说,自控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终身用力,特别要在行动上下真工夫。认识到应该做的,就要排除一切干扰,一定做到、做好,本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在本事上磨练,养成习惯。一个人若能从小到大,在各年龄段具备相应的自控能力,他就可以一辈子受用无穷,事业成就就有了坚实的柱石。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执著地追求真、善、美达到人格完善的人。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像白求恩那样的,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水平是有层次和阶梯的。我们提倡高标准的追求,同时注意脚下的层次和阶梯,主张循序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素质。一般来说,具有崇高理想抱负的人决不会为区区小事而感情冲动产生不良行为。因此,要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 遇事要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部队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要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只要你经过自己的实践认准的事,就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想方设法达到预期目的。不必追求任何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不必苛求自己没有一点失败,不必过多地注意别人怎样议论你。 第一、从最容易的事情开始。一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只规定一些小的任务。譬如,查出明天要拨打的电话号码,记下来,今天的事情就完成了;拿出所需要的资料,放到桌子上,不用急着开始工作。 一开始不要急着作大的决定,要慢慢开始,在一些小的方面向自己作出承诺并且遵守这些承诺。让你的内心引导你作出承诺。承诺一旦作出了,无论是怎样微不足道,都要遵守下去。 知道这样做的意义何在呢?何常明说:“当你作出承诺并履行承诺时,你会对自己越来越满意,你作出及履行更大承诺的能力就会增加,简单地说就是你会越来越自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知道什么该做,并真的那样做了,你会觉得很开心,你会对自己很满意,会获得心灵的宁静。” 他说:“在这个世界上,分裂是最大的痛苦,堤坝分裂会导致洪灾,地表的分裂会导致地震,山峦的分裂会带来山崩,爱情的分裂会带来离婚,同样你和自我的分裂会带来一生的痛苦和遗憾。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去做,你会自责,你会对自己不满意,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不可信,总而言之,就是你开始不信任自己,自信心降低了。 第二、每天必须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曾经给自己作过很多承诺,但都没有坚持下来。那么,不要想一天把它们全实现。试着每天只规定自己必须完成一件事。这很容易实现,而实现的喜悦就是一种强化,会使你的新习惯更强大。 第三、每天必须不做一件事情。你可能有很多坏习惯,你成了它们的奴隶。不要企图一天把它们全消灭,试着规定自己每天必须不做其中一个习惯。 第四、不要积累太多的未完成事件。每个未完成事件都会吞噬你部分心理能量,无论这些事情多么不起眼。 情绪自控力与人的性格有关。性格过于敏感的人总想在众人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但奇怪的是,这种人在临场的时候水平往往发挥很失常。比如有的人平时有相当不错的口才,可是到上台演讲时,便发挥不出来了;比如有的运动员,平时成绩很好,到了重大的比赛时,就发挥不好。这种情况,无一例外地属于因为紧张而导致的情绪失控。一个人如果经常性地情绪失控的话,那么这个人的人格就有问题了。 情绪紧张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正常现象,所有的人都经历过冲突和挫折,有的人在冲突和挫折中成长起来,有的人在冲突和挫折中消沉下去。但凡那些沉下去者,绝大多数人在事前给自己定的期待太苛刻,以至一而再,再而三地警告自己不能输,如果输了,将让自己万劫不复。殊不知越是持着这种求胜心切的态度,在关键时刻就越容易鬼使神差地掉链子。挫败就更是难免了。 《羊皮卷》中提到,自然界万物都在循环往复的变化中,人也不例外,情绪会时好时坏。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很有必要的。 古语云:“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强化“自控力”的唯一途径即是:忍劳苦,制嗜欲。也只有如此方能做到极俭以奉身,极勤以为民。陶行知先生有联语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节欲守操的根本,也是律己修德之所在。 练好自控力,增强自控力,就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少一些失言、失手、失足,多一分珍重。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要把你变成什么样,只有自己要把自己变成什么样。完善人格修养,以自律为前提地把握好自控能力,你才会立于不败。 对于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所依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特性,它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下面几条有助于增强你的意志力,不妨一试。 一、积极主动 主动的意志力能让你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想像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你就能坚持到底。美国东海岸的一位商人知道自己喝酒太多,然而他从事的是一种很烦人的工作,而在进餐前喝几杯葡萄酒似乎能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可酒和累人的活又使得他常一喝完酒便呼呼大睡。有一天,这位经理意识到自己是在借酒浇愁,浪费时光。于是他不再贪杯,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儿女身上。刚开始时很不容易,常常想起那香气四溢的葡萄酒,但他告诫自己现在所做的事将有所得而不是有所失。后来的事实证明,他越是关心家庭和子女,工作起来的干劲也就越大。 二、下定决心 美国罗得艾兰大学教授詹姆斯・普罗斯把实现某种转变分为四步: 1、 抵制――不愿意转变; 2、 考虑――权衡转变的得失; 3、 行动――培养意志力来实现转变; 4、 坚持――用意志力来保持转变。 为了下定决心,可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规定期限。玛吉・柯林期是加州的一位教师,对如何使自己臃肿的身材瘦下来十分关心。后来她被选为一个市场组织的主席,便决定减肥6公斤。为此她购买了比自己的身材小两号的服装,要在3个月之后的年会上穿起来。由于坚持不懈,柯林斯终于如愿以偿。 三、目标明确 普罗斯教授曾经研究过一组打算从元旦起改变自己行为的实验对象,结果发现最成功的是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其中一名男子决心每天做到对妻子和颜悦色、平等相等。后来,他果真办到了。而另一个人只是笼统地表示要对家里的人更好,结果没几天又是老样子,照样吵架。四、权衡利弊 如果你因为看不到实际好处而对体育锻炼三心二意的话,光有愿望是无法使你心甘情愿地穿上跑鞋的。普罗斯教授对前往他那儿咨询的人劝千说,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好4个格子,以便填写短期和长期的损失和收获。假如你打算戒烟,可以在顶上两格上填上短期损失:“我一开始感到很难过”和短期收获:“我可以省下一笔钱”;底下两格填上长期收获:“我的身体将变得更健康”和长期损失:“我将推动一种排忧 解闷的方法”。通过这样的仔细比较,聚集起戒烟原意志力就更容易了。 五、改变自我 光知道收获是不够的,最根本的动力产生于改变自己形象和把握自己生活的愿望。道理有时可以使人信服,但只有在感情激发起来时,自己才能真正加以响应。 六、注重精神 法国17世纪的著名将领图朗瓦以身先士卒闻名,每次打仗都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在另人问及此事时,他直言不讳道:“我的行动看上去像一个勇敢的人,然而自始至终却害怕极了。我没有向胆怯屈服,而是对身体说――‘老伙计,你虽然在颤拌,可还是得往前冲啊!’”结果毅然地冲锋在前。大量的事实证明,好像自己有顽强意志一样地去行动,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顽强力的人。 七、磨练意志 早在1915年,心理学家博伊德・巴雷特提出一套锻炼意志的方法。包括从椅子起身和坐下30次,把一盒火柴全部倒出然后一根一根地装回盒子里,他认为,这些练习以增强意志力,以便日后去面对更严重更困难的挑战。巴雷特的具体建议似乎有些过时,但他的思路却给人以启发。例如,你可以事先安排星期天上午要干的事情,并下决心不办好就不吃午饭。 八、坚持到底 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其中含有与困难作斗争并且将其克服的意思。普罗斯在对戒烟后又重新吸烟的人进行研究后发现,许多人原先并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去对付香烟的诱惑。所以尽管鼓起力量去戒烟,但是不能坚持到底。当另人递上一支烟时,便又接过去吸了起来。如果你决心戒酒,那么不论在任何场合里都不要去碰酒杯。倘若你要坚持慢跑,即使早晨醒来时天下着暴雨,也要在室内照常锻炼。 九、实事求是 如果规定自己在3个月内减肥25公斤,或者一天必须从事3个小时的体育锻炼,那么对这样一类无法实现的目标,最坚强的意志也无济于事。而且,失败的后果会将自己再试一次的愿望化为乌有。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打算戒酒的鲍勃在自己的房间里帖了一条标语――“每天不喝酒”。由于把戒酒的总目标分解成了一天天具体的行动,因此第二天又可以再次明确自己的决心。到了周末,鲍勃回顾自己天来的一系列“胜利”时信心百倍,最终与酒“拜拜”了。 十、逐步培养 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是在逐渐积累的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抢购失败,必须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玛丽第一次戒烟时,下了很大的决心,便以失败告终。在分析原因时,她意识到需要做点什么事来代替拿 烟。后来她买来了针和毛线,想吸烟时便编织毛衣。几个月之后,玛丽彻底戒了烟,并且还给丈夫编织了一件毛背心,真可谓“一举两得”。 十一、乘胜前进 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会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也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给你在攀登悬崖的艰苦征途上提供一个坚实的“立足点”。或许面对的新任务更加艰难,但既然以前能成功,这一次以及今后也一定会胜利。 加油,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