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视频,然后老师示范,孩子跟老师做泥塑,理解搓,滚等手法,最后老师总结下
设计思路: 12月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这时候“时间”往往成为孩子们最敏感的话题之一,于是我抓住这一切入口设计“迎新年”的系列活动,“共同度过2011”便是其中之一。
在组织本次活动前,我先通过创设环境“新年倒计时”来激发幼儿对新年的期盼。
其中我提供了2011年和2012年的月历,让孩子们借助月历来了解、记录离新年还有几天,引发幼儿产生使用月历的需求,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共同度过2011”。
在活动过程中,我和幼儿一起解读月历,了解月历上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回忆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流程设计上,我首先从幼儿的已有经验人手,让他们提出问题并通过交流、讨论来解决,以此认识月历上的不同数字,理解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如年、月、日),从而学会看月历。
然后,我用问题“每个月有几天”激发幼儿的思维冲突,让他们自主探索、记录,促使他们关注 “每月的天数并不相同”这一特征。
接着,我通过引导幼儿寻找月历上的一些文字来进一 步了解月历蕴含的丰富信息。
最 后,我出示了幼儿在园度过的一些 特殊日子的照片,让他们在月历上 找出是哪月哪天,回忆共同度过的 美好时光。
与此同时,我又让幼儿 在月历上寻找自己最开心的日子, 分享快乐,进一步感受月历上的数字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整个活动中,我紧紧扣住两点: 一、梳理幼儿对于月历的零星经验; 二、解读年历的秘密,让幼儿 通过自己提出问题、交流讨论、探索操作来解决问题。
目标: 1、解读月历,感受月历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了解数字在实 际生活中所表达的含义及其运用。
2、回忆美好生活,与同伴分享 快乐的情感。
准备: 1、利用2011年和2012年的挂 历在活动室一角创设“新年倒计r 时”的环境,让孩子们每天更新日 期,以此引发他们对时间的关注, 知道当天是几月几号,数数离新的 一年还有几天。
2、台历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记录用的笔、纸,展示板。
3、2011年12月份的月历(教师按标准月历放大制作)。
4、-组有代表性的反映幼儿共同生活、游戏的照片。
过程: 一、月历上的数字 1.有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出今天是什么日子?(某某年某月某号,星期几)离新年还有几天? 2.在这张月历上,你有没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3.这么多的数字在月历上有什么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幼儿分小组互相提问,互相交流,解决问题。
) 4.小结:数字出现在月历的不同地方,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我们能通过这么多数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几。
)
活动目标:1.欣赏绘本画面,感受作品所呈现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运用涂画、拓印的方式进行大胆的创作,表现雨天之美。活动实录: 一、 谈话导入,让幼儿尝试用涂画的方式表现雨天的天空 1.师:“你们喜欢雨天吗?为什么?” 幼:“不喜欢,因为不能出去玩。”“喜欢,因为可以给车子洗洗澡”…… 2.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师:“哦,你看见了有变化的天空。” 3.师:“老师这里有黑色、白色的颜料,还有水,请你们想办法把天空画出来,时间有规定,五分钟。”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5.师:“我想问一问,你们是怎么画出来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变成灰色。”…… 师:“原来,白色颜料和黑色颜料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再加水会变淡。” (这一个环节先是让幼儿把自己印象中的雨天的天空用涂画的方法画出来,并且让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黑色和白色颜料加在一起会变成灰色,加水会变淡,但是我觉得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幼儿的画做一个对比,让幼儿发现,水加的多颜色会更淡并且更均匀。) 二、 观看课件,感受作品的色彩之美 1.师:“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听的词形容。” 幼:“心里没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静”…… 2.(观看课件《多彩的雨天》) 3.师:“小黄是谁?” 幼:“黄色的雨伞。” 4.师:“它为什么说雨天是鲜艳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幼:“红色、黄色、蓝色、粉色……” 师:“可以用什么好听的词形容这么多颜色?” 幼:“五颜六色、色彩缤纷。” (这一部分是让幼儿感受灰色的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颜六色的伞变的更好看了,让幼儿体会到作品中的色彩之美。教师适当的给了幼儿一些词语,比如“色彩缤纷”) 三、 观察图片,感受作品的布局之美 1.(出示四幅图)师:“你更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2.师:“这幅都是伞的画上面都有哪些颜色的伞?你喜欢什么颜色?” 总结:“有的颜色深,有的颜色浅,雨伞铺满了画面,丰富就是一种美。3.师:“你还喜欢哪幅?为什么?” 总结:“雨伞们一个跟着一个走楼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规律的排列就是一种美。” 4.师:“还有的小朋友喜欢哪幅?为什么?”“谁和谁走在了一起?”(渗透遮挡的概念。) 总结:“有的一起,有的分开,这是一种变化的美。” 5.师:“最后一幅你喜欢吗?为什么?” 总结:“简单也是一种美,红黄蓝是三原色,他们互相拉手,能变出各种颜色。” (这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感受四幅画中不同的布局之美,但是一幅幅分析,花的时间有点久了,幼儿不专注。幼儿的收获很大,虽然不一定能一下子接受,但是,幼儿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本就是在一个个活动中慢慢积累起来的。)幼儿园数学的书桌高度一般为52cm,长度在110cm左右,宽度约为70cm,配套的椅子宜高30cm,深度29cm,宽度宜为27cm,靠背高度约为29cm,桌椅面高差约22。5cm。这样的尺寸对于大部分幼儿园的学生比较适用,不过也有部分学生个子比较高,建议根据不同儿童的身高选择合适尺寸的课桌椅。
1
设计思路:
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是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没有真正的理解单双数的实际意义。《纲要》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教育的新目标和教育价值,要求我们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生活和和游戏的真实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因此,我通过创设2元超市的情境,让幼儿在富有生活气息的超市中感知理解单双数的概念,在操作中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相互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地进行着交流、对话,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事物的数量关系,帮助他们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单双数学习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2
一、活动目标
能区别10以数的单双数。
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二、重点与难点
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在活动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在教学角里提供木珠、雪花片等操作材料。
各种贴绒水果、动物、教学卡、汉字卡……。
四、设计思路
幼儿区别和理解10以内数的单双数,一般要经过以下过程:第一对单和双概念的了解,即知道一个物体为单,如人身上的嘴是单个的。两各物体是双,如一双手,一双眼睛。第二形成区别一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技能。即知道一组物体如果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并能进行实际操作。第三运用上面的技能区别10以内数的单双数。如6个物体先用数字6表示,然后通过操作知道6个物体是成双,即确定6是双数。经过这一过程,幼儿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10以内的单双数,并且可以举一反三。
五、活动流程
感知――操作――理解――迁移
通过寻找活动感知单和双的含义。
(1)让幼儿找出自己身上成双和成单的东西。
(2)让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成双和成单的物品。
(3)让幼儿说出大自然中成双或成单的物体。
2.通过操作活动形成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教幼儿认识汉字:单、双。
(2)讨论如何知道某组物体是成双还是成单的,如班上的小朋友数是单还是双?让幼儿了解区别单双数的操作定义,即“两个两个数,……”
(3)让幼儿操作教学角里的材料,区别盒子里的物体是双还是单,贴上相应的汉字。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1)出示1~10的数字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两类。
(2)讨论为什么1、3、5、7、9是单数,2、4、6、8、10是双数。
先让幼儿在每个数字下贴上相应的水果或动物卡片,然后用操作定义去证明。
(3)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上的物体是成双的还是成单的。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作出正确判断(该环节着重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通过迁移活动培养幼儿举一反三的能力。
为幼儿提供超10的物体,让幼儿区别单和双。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大班数学课的教案示例,主题是“小羊盖房”:
**教案主题:小羊盖房**
**教学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游戏认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幼儿合作、分享和沟通。
**教学准备:**
1. 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
2. 玩具小羊。
3. 游戏区域。
**教学步骤:**
**引入:**
1. 老师拿出一些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与幼儿们一起探讨它们的特点,例如长短、高低、颜色等。
**活动1:探索积木**
1. 将积木放在桌子上,让幼儿自由地摆弄和探索。
2. 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形状和颜色,与他们进行简单的对话,例如:“你找到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吗?”
**活动2:小羊盖房**
1. 将玩具小羊放在游戏区域的一边,摆放好一些积木。
2. 老师引导幼儿合作,一起用积木给小羊盖房子。
3. 鼓励幼儿选择不同形状的积木,摆放在一起,让他们自由发挥创意。
**活动3:分享和展示**
1. 每个小组完成后,让他们向大家展示他们盖好的房子,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房子的特点。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想法和体会。
**总结:**
1. 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总结他们所使用的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
2. 引导幼儿思考,积木可以用来创造很多有趣的事物,像小羊盖房一样。
通过这个教案,幼儿可以通过游戏认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积木,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在合作和分享中提升社交技能。
一、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讲述故事,语言完整、清晰。
折纸歌
手儿巧,心儿美,
折出动物一大堆。
折画眉,歌声脆,
折只狐狸尖尖嘴。
折蜻蜓,点点水,
折只燕子摆摆尾。
折老虎,花花背,
折只孔雀开屏美。
你想要,我不给,
教你一折保证会。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夏天的特征──气温、天气、水文、植物动物的生活、农业生产、人的生活等。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比较夏天与春天有什么不同)。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大自然是不断变化的。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乐于大胆尝试,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2、知识目标:了解热带鱼的基本的外形特征,以及各种鱼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能力目标:利用废旧材料设计自己喜欢的小鱼,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利用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涂、贴"来把废旧的鸡蛋盒装饰成小鱼。
2、活动难点:大胆想象和创作各种小鱼。
四、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的视频资料。
2、废旧的鸡蛋盒、卡纸、各种颜料等。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了解海底各种各样形态及颜色的鱼。
1、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问:我们看到海底世界里面什么最多?
2、讨论:鱼的的外型特征及颜色,它们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3、小结:海底世界里鱼最多,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但是它们的身体上的颜色花纹有不一样的。
(二)通过观察海洋被破坏的图片激发幼儿创作欲望,提高环保意识。
1、带幼儿观察海洋被破坏的图片并讨论。
2、教师小结:我们要保护大海,保护小鱼,做个环保小卫士。
(三)引导幼儿制作各种有趣的小鱼,发挥幼儿丰富的想象力。
1、出示材料。教师出示鸡蛋盒激发幼儿动手做各种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2、讲解制作要求。教师出示范例,做详细的讲解。
3、幼儿分组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制作小鱼,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做出和别的小组不一样的鱼的颜色和花纹。
4、评价展示。
(四)结束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做"鱼儿水里游"的律动,来结束本次活动。
六、活动延伸
由于本次活动是小组合作,制作的小鱼数量有限,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废旧材料制作更多好玩的东西。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