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名字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是“雁门山东西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出于其间,故名雁门关”,其二是“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而得名的雁门关,被长城专家舆为“万里长城第一关”,扼守着山西北部重要的战略通道,其得失对于中原王朝的存亡至关重要,被当之无愧地誉为“中华第一关”,上迄秦汉,下至明清,太多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正所谓“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关。”
雁门关周长达5公里之多,建立在地势险要的雁门山上,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雁门关是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的墙高达10米,长约1公里,关城的东、西、北三面皆有城门,东门的门匾上刻有”天险“二字,在门上建立了”雁门楼“。西门的门匾上刻有”地利“二字,西门的门楼是杨家将杨六郎祠。北门是属瓮城城门,门额上刻着的是”雁门关“三字。在古时它的作用是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是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重要防线。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25]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19]
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2014年雁门关风景区荣获“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称号。[22]此外还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十大旅游品牌”等称号。[20]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自疫情结束景区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医护人员免费开放。
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北部,是古代长城的一部分。其由来据传有两种说法:
1.鸟雁南迁
据《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记载,公元386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命令修筑长城,其中就包括了雁门关。由于当时正值秋季,大量的鸟雁南迁,飞越雁门关,因此该关得名。
2.李密巨变
另一种说法则源于唐代李密的故事。据传说,李密是唐朝末年一位有才华的军事将领,在武周时期曾起兵反抗唐朝。他曾在雁门关附近驻扎过军队,但最终失败被杀,雁门关也成为了他的落脚地。后来,人们便将其称作“雁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凉州地区的景色和历史故事。全诗通过黄河、玉门关、拂云堆等地名的描绘,表现了边疆的孤寂和战争的残酷。其中“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段描述了黄河在远处流淌,孤城玉门关耸立在高山之中,而春风却吹不到这里,表现出边疆的荒凉和孤寂。整首诗意境深远,表现了壮志凌云、豪情万丈的边疆精神。
纵观历史,从西周开始,雁门关共发生大小战争2000多次,古时就有得雁门而得中原,失雁门而失天下,可见这个军事地理位置在战略上的重要性。
从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李牧守关,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蒙恬将军率兵从雁门出关,一直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修筑万里长城。
汉高祖刘邦出雁门受困于白登山,汉武大帝多次派兵派将在雁门关打败匈奴,郭子仪出雁门平定安史之乱,薛仁贵镇守雁门防御突厥人。雁门关是几千年金戈铁马的要塞名关。
名关有名将,北宋时期,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至今脍炙人口,杨业以一万兵力,战胜辽国十万大军,以少胜多,一战成名,博得杨无敌称号,矗立于雁门关前的杨业横刀立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登上雁门关城楼,遥望那茫茫群山,经过几千年的时代变迁,雁门关己失去了昔日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那残存的长城遗址,残破的城墙,都是历史沧桑的见证。
边贸街位于雁门塞与瓮城门之间,明清两代这里是边关贸易最繁华的地方,大街用青石板铺路,连接着中原与外族的茶马交易,尤其是明清两代山西晋商的崛起,像乔家大院主人乔致庸,就是从这样的青石板路走出去的,最后发展到中俄边贸口岸的恰克图城,成就了山西一代晋商。
在镇边祠南侧的雁门关驿站,共有窑洞11孔,窑洞内古朴大气,古往今来,在此路宿的历史名人不计其数,其中帝王20位,将相22位,公主5位,其中西汉竟宁公主(王昭君)也是从这里出塞的。
1948年毛主席在赴西柏坡的途中,登临雁门关吋,也曾在此做短暂停歇,并亲笔题写“雁门关”三个大字。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防御为主的历史遗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文化旅游区,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雁门关是中国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一座山口,也是中国的著名古关之一。位于太原市北部,距离市区约120公里,关口海拔约2225米,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的交通要道。
雁门关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孕育了重要的军事关隘和商贸交流。在历史上,它是北方和中原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和汉族游牧文化的结合地。在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雁门关都曾被赋予重要的军事作用,是中国北方防线上的重要关隘。在明朝时期,朝廷在雁门关附近修建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关隘的防御能力。
如今的雁门关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古代长城建设的历史,欣赏到黄河流域的壮丽风光。此外,雁门关还有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如书法、绘画、雕塑等,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景区为分南北两个入口,浏览结束后需原路返回。
北线:后腰铺——景区名人壁——明月楼——雁门关村——豹突泉——边贸街——瓮城门——地利门及宁边楼——关署——天险门及关楼——关城城廓——镇边祠——古关道——云际泉及雁池——关陵及壮士亭——盘古石——云际泉及雁池——观音殿——分道碑——阜家坪——前腰铺
南线:前腰铺——阜家坪——分道碑——观音殿——云际泉及雁池——盘古石——关陵及壮士亭——云际泉及雁池——古关道——镇边祠——关城城廓——天险门及关楼——关署——地利门及宁边楼——瓮城门——边贸街——豹突泉——雁门关村——明月楼——景区名人壁——后腰铺
南线:前腰铺——阜家坪——分道碑——观音殿——云际泉及雁池——盘古石——关陵及壮士亭——云际泉及雁池——古关道——镇边祠——关城城廓——天险门及关楼——关署——地利门及宁边楼——瓮城门——边贸街——豹突泉——雁门关村——明月楼——景区名人壁——后腰铺
“踞隘保固,耸拔雄壮,雁门为最”,雁门山的千峰暮雪将塞上雄关烘托得愈发古色苍然、遒老雄迈。“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雁门关扼中原、锁晋地,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山脊,历战火风云,经沧桑千年,依然岿然傲立,气吞山河、峥嵘非凡。漫步雄关,雁门怀古,望雪松掩映下,关墙斑驳厚重,雉堞连绵,戍堡烽堠遥相呼应。城楼气宇轩昂、凌空飞檐,门额上分别书刻“天险”“地利”“雁门关”,遒劲大字兀现雪野峰巅。
余霞映照古老烽火台,登临烽堠野望,遐思无限,仿佛穿越千年,亲历那名将戍守,驰骋征战雁门内外,金戈铁马的烽火岁月,又恍若听闻雰雰雪花里昭君出塞过雁门时那哀婉的琴声……战火浇筑洗礼,历史风云镌刻,雁门关,风骨威烈依然。
雁门关主峰海拔1800多米。
在三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昭君出塞、隋炀帝“雁门之变”、克用复唐、杨家将戍边抗辽、晋商走西口连通欧亚商贸、“雁门关伏击战”……这些推动和影响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重要事件均与雁门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如今的雁门关景区已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山西十大旅游品牌。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不作为商用,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